Ping Jing home

关于主题阅读的思考

22 Nov 2011 -关于主题阅读的思考

最喜欢在周末的时间里,好好读几本书,只是为了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,在工作的时间里,主要是对日常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,按周和月对工作进行分析,反映存在的问题。占据了大部分时间,能够在周末,静下心来,想一想,很是享受,不过每次都是随便翻一翻,没有集中到一个点上,也就是说是:没有主题的自由阅读。时间长了,感觉没有好的效果。

在读到这篇文章《时寒冰谈读书:如何最快地汲取营养》里面介绍了用主题阅读法进行阅读,文章中的关于写书的一句话“这本书如果我写,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,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。”这一句话足以秒杀9成的人,必竟我们都不是专家,知识的积累和看法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,有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–看书之前做复习,翻阅一下以前做所做的思维导图。

做思维导图或做笔记的最大好处就是起到总结和思考的作用,如果你能在每次阅读之后都做个总结和记录,然后根据自己的心得和理解汇总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,用思维导图把它展示出来,在进行同类书籍阅读时能节省大量的时间。

方法很简单,但要想掌握,必须要不断的练习,你可以在下次阅读时试试,值得对应思考:

时寒冰老师的读书过程:

拿到书的时候,根据题目,先想想:这本书如果我写,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,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。然后,看一下简单的介绍及序言等,如果介绍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,章节的布局也没有新鲜之处,那么,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或者只是粗略地看翻一下。反之,就买下来阅读。如果作者观点新颖,或者观点与自己接近但章节中体现出来的思路,有比自己深入、系统和完善之处,也买下来,重点读那些体现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节。

所以,我读书的时候,一般都会先看目录。目录是提纲挈领,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。通过目录,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,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,会让你的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、严谨和清晰。因为,读书不仅获取知识,开阔视野,更重要的是,开打思路,学会更深入地、更多角度的思考。

带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的时候,你会发现,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,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,甚至,你是在和作者一起写作。这会让你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独到之处,也帮你发现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处。这样,你读一本书,远远超过以普通方式读十本书获取的收益。

由于此前已经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最关注的,也就知道了哪些应该粗读、哪些应该细读(当然,我现在基本上不分那么清楚了,因为读书效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这种选择已经不需要了,在阅读中就可以自动做这种筛选),就可以更好地分配时间。

读书的时候,一定要有一支笔,把精彩的观点或阐述划上线,或把自己的感受随时写下来。因为,看别人观点的同时,实际上是在与作者对话,注意,读书是与作者对话!你不自然地会有一些感悟,把它记录下来非常非常重要。当你养成这种习惯,你会发现你的获取知识的速度会更快,效率会更高,思维会更加活跃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拒绝你非常厌恶的观点,只要对方能够自圆其说,你不妨也了解一下。中国人的局限性是:会认为与自己观点差异大的观点是荒谬的!往往从道德层面加以谴责,而完全不理会对方的逻辑关系。其实,荒谬的观点不一定没有道理。我们应该学会通过交流和辩论,让道理越来越清晰,而不是通过情绪化的宣泄让本来可以讨论的话题变得越来越模糊。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问题。我也在努力修正自己的这个缺点。

小结:与老师的读书过程相对应,发现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,偏重于兴趣和爱好,没有根据阅读重点和存在的问题,进行记录和下一步的关注。如老师所说,没有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。

Fork me